一、心態:贏得較多一些,輸得較少一些。如要比賽,則需要累積多”贏”的結果,這樣才能有”信心”來”贏”球,常常”輸”球的話,很難有”信心”贏球的。
實例:1108的假日杯,和x宏的比賽,明明第一局開始,就五比一領先,之後仍被蠻蓋而輸了第一局。第二局,拼盡力氣和心理,靠著發球下終贏得第二局。此時一比一平手。 第三局一開始到中局就是三比七的頹勢。中間竟然無緣無故就miss二顆球,接發又死一顆。發球也死一顆就四分。 第三局的專注力外表來判沒啥改變,但是”更深層”的意識,是不夠專心在”比賽”而是在場外的加油聲,一直想打”好”球,而沒有去”打”出來。且”信心”不足,很少贏球,接近贏球時刻時仍然缺了臨門一腳。
二、大學生的打球:
和東x學弟們十個人以上的賽球後,大學生的球較快,側身較多,還能”反拉”。缺點是”發球”變化少,多長球,不會搓球,發球還是以”快和長”為主軸。這和技術高低當然每人不一,但這能提供普遍性的經驗法則,下次遇到時能更有經驗的應對。少讓他有機會”起大板”,大板之意就是不要有”扣殺”的機會,搓轉一點,弧線低些,線路多變化,能造成失誤率增加。要是被扣太多板,表示前述方法沒有做到,要儘快在比賽中改變戰術、方法或質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