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

等球到--再打---優點剖析

改成拍面亮些,等到打時再翻一下----就是挑球的擊球方式,今天練得和二三年前看著某教練的打球方式,終於體會到了可能有50%了吧。
那次他一上場,幾乎沒有抽球(那時我還只會拉loop), 怎麼會用類似”扣”的方式打球?聲音都是碰、碰、碰的直來直往,雖然他打輸了,但是那種方式一直在我腦海中,到底是如何打出的—我可從來沒忘過。不過幾年下來,仍不清楚是如何打出這種球的。今天以”挑”打的方式,不只是能在很近檯處做挑的動作,連帶的在出檯球或是出檯很多的球,都能用這種方式來回擊,其成功率不比拉LOOP OR SPEED 來的遜色,如果我再練一個星期並經實戰幾次,短短時間內應就能超越這幾年拉LOOP 的穩定度了。
但是這”挑”的方式,再重新敘說一遍:
一他需配合新拉球方式”球到、再快速拉球”
二等球到----拍面先”亮”著,等球快要到時再翻拍。
三弧線低的就以挑來擊打,弧線高或甚至出檯更好打
四另一個重點是改善了以往突然高球(如發球時對手失誤,發了一顆擦邊高球)常會打失誤,原來不是動作來不及,而是用扣、殺、拉等都不是正確方法,就是要用這種方法,穩定度才會高。且打”直線”也很適宜。

等球來再打,不只適合”挑”的打法,連搓、削、拉、正反手快帶都能應用到真的是好處太多,所以這是近來技術應能突破的最大主因。

學而不思則惘、思而不學則怠,用在桌球是一點也不假,邊想邊學,邊學邊做,將他人知識化為己有,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。堅持也是我所特有,有些技術實在不需要改,因為”常改”技術動作,導致穩定度、準度、力度和綜合實力一直停滯不前,但是在上一次的比賽中,終於有人肯定了,而自己也感覺到自己的動作終於稍有些”選手“模樣了,這是一次又一次”自省“和”自我糾正“不怕”停滯“的結果,可見擇善固執的確沒錯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