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球機練得好—但實際打時卻差很多
有些原因仍沒發覺,但目前發現了幾個主要原因是因為發球時的轉度、速度、高度、節奏、落點都了然於胸,所以和機器練習打起來很順,但是實務時,則轉度不一定、速度有快有慢、高度有高有低(常常比機器低),節奏很難抓到,落點幾乎無法預測。
所以解決方法,不要常用頻率太快的方法練球,有時讓出球頻率慢一點,讓身體一定要能回到擊球位再出發去擊球,這樣會模擬出”真實”的”慢”半拍下擊球會較擬真。 另外旋轉度的不一致,所以我們一定要有”板數”觀念,一定要連續擊球超五十下、一百下、二百下不會出錯保持穩定度,或是用”一組”球來算。
另外速度還是要”快”一點,常用慢速練習,其實實務中,擊球都較快。
另外一個重點是練習錯誤,練時”擊球力度小、回復慢,球速慢”,但實務中卻是用力大,回復要快,來回球速也快,完全和練習不一樣,難怪自爆連連,所以要改成都比實務中來得大力、快速、回合要多才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