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

二次攻擊--近期急需練習

近來的正手拉球-準確率提高很多,如雙打時只要是正手球大致上都能拉到。但單打時這二次攻擊便成為一大弱點。隨著對手的級數提高,只拉一次的弧圈球已經殺不死人,一定要第二、第三板,但目前的正手第二板的銜接過差,對手要是擋得好不噴高,就得要補板但目前沒法很順暢。

究質原因:
一、第一板的拉球用小拉(沒散掉動作的狀況)信心不足,就得發力後動作回復不易。第二板要打時就變得急促。

二、不習慣:拉第一板就退後過多,有時擋得不很長,反而還需要往前一步就會易造成失誤。

三、不習慣拉第二板,因對手常級數低,不需拉第二板或雙打時也不需拉第二板,所以習慣上不好。


反手也大致是如此。

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

常會被正手、反手過來的方向迷惑??所以記憶口訣:正手就正常拉。

正手搓:過來就是順,所以要拉逆。
反手搓:過來就是逆,所以要拉順。
如何記憶口訣:正手就正常拉。反手就反常拉。(因以前只會拉逆,就稱正常拉)


目前練習重點:搓球能搓正、逆轉;正、反手都能拉正、逆轉

目前練習重點:及順序
一、搓球能搓正、逆轉:以前只會搓一種,正手就是搓"順"。反手就是搓"逆"。現在需要看對手(依鏡象原理)來搓順、逆旋。
二、正、反手都能拉正、逆轉。
三、正手能快帶對方的loop球(speedo過快,擋進就可,用快帶的板形最好):這個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習慣而已。之前都是用擋的(像拿鏡子一樣,不好看且板形不夠壓,較轉的球很容易噴出去),站位多是平行步,現在則是用快帶用平行站位或斜線站位皆可,但就是要習慣用快帶的方式來帶球。
四、新的發球:反手的側上、下能更隱蔽:目前發得不夠快、進球率不高,不夠斜(要從側檯出去),上、下旋要更自然。

要常和左撇子、顆粒練球--才能將"知"變成行,也才能合一。

王陽明的知行合一,在桌球上也非常的適合。
情境:一、左手拉過來的球是"逆"旋,我知道該怎麼擋回去,但路徑和右手的路徑就是不一樣,會往我的反手位跑,而右撇子是往正手位跑,昨天就因為這樣所以發覺左撇子拉過來就是一整個不適應。,光"知"是不行的,還要練習才能知行合一。

所以光知顆粒如何旋沒用,還是得練習才能有效果。

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

雙打的步法,站位、站位時的重心

這是最新的:我是第三板時(我方隊友發球),我首先站較斜線位,之後若要到正手位時,記住:一定要上左腳,然後稍待一會兒,確定球的落點再調整右腳,但一定不要站成平行步

二、站位時的重心:移動時千萬不要讓重心到後面去(此時從側面看會像站著,或後仰)這在以前都是這樣,所以拉球常會拉丟。現在是不管如何移動都是保持重心在前。

遇到'顆粒"的要打--順 或 逆 的時機--解答

遇到'顆粒"的要打--順 或 逆  的時機,這是拉顆粒求最重要的理解,弄錯就會拉不起來。或稱吃到旋轉。

情境:一、我發反手側上旋,對方以顆粒回來的球,是如何旋轉?回來是逆上旋,所以要拉"順"。這也可等同,對方是用顆粒(但要注意是短顆 或 長顆)強推回來,短顆就剩一點點的上旋,長顆就比短顆還要"強"。


我該拉順 或 逆?  拉順  。記住的是:反正發反手就是拉順(時鐘)。

二、我發反手上側下旋(其實這就等於我用反手搓的意思),對方以顆粒回來的球,是如何旋轉?我該拉順 或 逆?
同上的解答,只是相反而已。
記住的是:反正發反手就是拉順(時鐘)


三我發"正手"  下旋(其實這就等於我用正手搓的意思):對方以顆粒回來的球,是如何旋轉?我該拉順 或 逆?

記住的是:反正發正手就是拉逆(時鐘)
四、我發"正手"  上旋:對方以顆粒回來的球,是如何旋轉?我該拉順 或 逆?

記住的是:反正發反手就是拉順(時鐘)





遇到'顆粒"的要--順 或 逆 的時機,情境製造!!

遇到'顆粒"的要打--順 或 逆  的時機,這是拉顆粒求最重要的理解,弄錯就會拉不起來。

情境:一、我發反手側上旋,對方以顆粒回來的球,是如何旋轉?我該拉順 或 逆?

二、我發反手上側下旋(其實這就等於我用反手搓的意思),對方以顆粒回來的球,是如何旋轉?我該拉順 或 逆?

三我發"正手"  下旋(其實這就等於我用正手搓的意思):對方以顆粒回來的球,是如何旋轉?我該拉順 或 逆?

四、我發"正手"  上旋:對方以顆粒回來的球,是如何旋轉?我該拉順 或 逆?

能拉"逆"(時鐘方向)的球--太幸福了

雙打的接發球,因能拉這個方向的球,所以就多了三成的穩定性,雙打更有信心。

現在:多注意對方過來的球是順或逆。
對方的正手搓球:就要拉"順",反之,對方的"反手"搓球,過來就是要拉"逆"。這是要養成下意識的習慣的。

另一個要下意識練習




所以多數過來的長用正手若直接用"攻"球,就是用"順"的打法,以前只會用"逆"攻球,就是會吃到旋轉,導致常常出檯,總以為自己的揮拍,壓拍有很大的錯誤,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要用"順"的打法,然後高球一定要有慢一拍(相較平時高度的拉球)才打,此時才能讓腳步站好位置,手的擊球點擺好,才不會失誤(因為高球的關係,所以慢一拍也一定來得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