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.10.12打球心得
好幾個月沒寫心得,但練球在鳳x練得更多一些,且一些技術能練得較純熟,新技術也突破的不錯,但仍存在某些從以前到現在仍無法有效克服的技術面,仍有待思慮、時間、經驗來改進缺失。
基本技術:
一、正手拉弧圈:
甲、內弧
二、反手拉弧圈:
甲、內弧
三、搓球
甲、正手
乙、反手
進階技術:
一、反手快帶:
甲、對方正手拉(等同左撇子反手拉)
乙、對方反手拉(等同左撇子正手拉)
二、正手拉弧圈:
甲、外弧
三、反手拉弧圈:
甲、外弧
四、接發球:
甲、反手上旋快又轉的長球
五、發球:
甲、反手
乙、正手
待改善技術:
一、接發球:
甲、檯內短側上旋搓球:
乙、二跳會剛好到邊線的下旋球:不太敢拉,若是搓又常質量不高。因為這種球我會一直等到出檯,直到不出檯再搓此時動作為完整,故也搓得不轉。
二、發完球第三板的站位和銜接:今天(1012)剛好有練球,有一個啟示就是,一發完球一定要退後半步再拉或搓。因為以前原本都是在檯前等,因怕對方擺短;或等對方搓冒高球時就可用正、反手強拉下旋得分,依比例來看這類球隨著自己技術成長要找的對手也愈來愈強,這類似質量不高的失誤球是愈來愈少,接替而來的多數是強下旋的長搓球,或是正、反手位的撥球,此時就會陷入自己發球反而失分的現象,但總是不自知,以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所發得不好,其實是對手的水準也在提升,不能依以前的對手模來打球了。
三、接發球時一搓完球,同樣和上面一樣要退後半步準備擋球。同上面一樣犯了一個錯誤,都想說對手會”過渡”一板此時我一直準備發力,但多數都是對手已經準備進攻,或拉直線,斜線,或是強下旋的搓球,遇到下旋還能對付,但愈來愈多的上旋球自己一直失誤,但總會以為是”接發球”不好的緣故:不夠下旋,旋度不強,或是不夠側邊,或是不夠短等等。其實是第四板在非選手練習量、技術量足夠情形下,第四板等著擋一板心態是較好的,若對手是過度球時,此時再來攻或再過度,而不是先”想攻”再過度,這樣是差很多的。再總結一下:第四板時心態是先求再攻,以前是”先攻再守”。這是今天發覺的不同點,值得好好的觀察。
四、弧圈內外弧皆會拉,但使用時機仍不明。檯內拉內、外弧都可,但進球率和質量其實無法細分高下。檯外也是一樣。
如何在鳳x練習中排定那些課程,才能改進以上缺失
一、正手攻至少練二條線。
二、反手攻也至少練二條線。
三、對方發各種球路,我來試接。
四、和顆粒多打。
甲、我搓短、下旋球過去,對方以(長、中、短)顆粒搓回時(長:時球是上旋,中顆:不旋或稍帶上旋,短顆:弱下旋)。口訣就是「搓、搓、平拉」
乙、拉loop過去,對方以(長、中、短)顆粒直接攻(磨少得意思),此時(長:時球是下旋,中顆:弱下旋,短顆:弱下旋或不旋)。口訣就是「拉、攻、上拉」
丙、我搓球、下旋過去,對方會以顆粒直接攻(這常忘記,因平面來說,至少要準備”引拍”,但顆粒很少引拍,直接擊打,所以常措手不及。解決之道:一搓就要準備拉球或防守,總之就是退後半步做準備)。口訣就是「搓、拉、平拉」。
綜合以上反正就是,我拉時,再來就是”小上拉”。我”搓”時,再回來就是”平拉“了。
五、和左手多打(這機會很少,更要多練。):
甲、左手正手拉球會往反手位跑(和右撇子不相反)。
乙、左手發球也是一樣不同,所以要多打才會下意識有正確反應。
籠統而言:
一、相持球較有保握
二、接發球很虛。
三、發球也有把握。
四、桌球總技術得分:看得是最弱點的分數。例如:1-10,1表最低,10表最高分。甲球員是:拉球8,擋球8,搓球4;乙球員是拉球7 擋球7,搓球6,二位的實戰分數多數情形會較接近是,甲是4分級球員,乙是6.6級球員。因為桌球常因弱點而會失更多分,而優點多數不是得分的要點,少失分才是重點。所以技術均衡下,如大陸球評言:技術全面(也就是平均之意),重點突出,這時這重點才能是提高總分而言,就如六項技術,每項都是 7-9-7-7-7-7,這樣平均才能突破七以上。若是優點突出,弱點也突出,7-9-9-5-7-7 這樣平均是不會是七,而可能只有5.x而已。